甘肃河西小城全民治沙:昔日风沙口今日绿成荫

 发布时间:2017-10-27 18:00:24
来源:中国新闻网
 字体:

  中新网兰州10月27日电 (魏金龙 马玉林)深秋时节,走进瓜州县锁阳城镇北桥子村压沙造林区,红柳、芨芨草、芦苇等植被在阳光下一片金黄,连绵起伏的沙丘上,一个个草方格牢牢锁住流沙,守护着这片绿洲,抵挡着肆意横行的流沙。

资料图。图为民众义务植树。 魏金龙 摄

  “锁阳城镇北桥子村东沙梁风沙口是瓜州县40多个风沙口之一,以前这一片基本上是沙丘成林。治沙项目实施以来,通过采取草方格治沙方式,土地沙化得到了控制。”瓜州县桥子水管所副所长张宏斌说。

  张宏斌介绍,草方格治沙,就是用麦秸秆、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,是一种防风固沙,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。

资料图。图为郁郁葱葱的瓜州红柳花海。 赵文生 摄

  瓜州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,境内干旱少雨,植被稀疏,生态脆弱,风沙侵害严重,曾被誉为“世界风库”。在全县长达250公里的风沙线上,形成了东西沿疏勒河故道、南北沿双塔、桥子、东巴兔一线的大小42个风沙口,成为该县大风、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的主要策源地。

  面对风沙危害,近年来,瓜州县以林业项目建设为支撑,以小流域为单位,以水土保持为重点,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、退耕还林、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、封滩禁牧、退牧还草、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工程。狠抓风沙口治理、农田林网、绿色通道建设、封滩育林、城镇乡村绿化和土地荒漠化治理。大力推广科学防风治沙技术,在绿洲外围设立了以带、片、网及乔、灌、草相结合的立体化绿洲综合防护林体系。

  石岗墩风沙口是瓜州县面积最大、危害最为严重的风沙口。近年来,瓜州县坚持生态治理与沙产业开发齐举、生态造林和产业培育并重,采取先易后难、集中连片的办法,号召全县民众义务植树,累计投资3.6亿元,治理石岗墩风沙口面积6万亩,昔日“黄龙肆虐”的风沙口变成林网交错的重要生态屏障。

  瓜州县林业局副局长唐颖荃介绍,瓜州以农田防护林、绿色通道、风沙口治理为重点的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建设完成人工造林16.66万亩,累计完成义务植树555.86万株;以退耕地还林、荒滩造林为重点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完成人工造林4.4万亩,完成天然林草植被封育194.55万亩,“其中封育成林面积达191.15万亩。”

  去年以来,瓜州县加大风沙口治理、盐碱地改良、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力度,实施了城市生态文化创新区绿化工程、20公里万亩生态长廊绿化等项目,建成了“万亩生态林、千亩胡杨林、百亩常青林”,进一步构筑了县城周边绿色生态屏障,提升了城市品位。

  同时,瓜州县还采取“见缝插绿、垂直挂绿、拆违建绿、退硬还绿”等措施,营造沿路绿化成带、节点绿植成景、湖边绿荫成影的生态效果。全面开展“绿色乡镇”、“绿色机关”等创建活动,建“志愿者林”、“拥军林”、“团员林”、“青年林”、“巾帼林”等纪念林,形成以城东生态林为“屏”、城区道路绿化为“网”、街头绿地和公园广场公共绿地为“面”、单位庭院和住宅小区绿化为“点”的绿色生态系统,让绿色普及民生,让树林走进城市,让城市拥抱森林。

  “截至2016年年底,瓜州森林面积达到187.74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5.30%,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4.5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5.3%,沙化面积减少12万亩,全县年均8级以上大风日数相比过去减少了近100天,沙尘天气也由36天减少到14天。”瓜州县林业局局长朱长征表示。

  如今在瓜州,白色的风车、绿色的树木、蓝蓝的天空、洁白的云朵构成了一幅美景图,昔日的风沙口如今披上了绿装,瓜果满地,一派丰收的景象。(完)

>更多相关文章
关于本站 - 广告服务 - 免责申明 - 招聘信息 - 联系我们
CopyRight(C)2012-2015 每日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3023022号 版权所有
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|如有侵犯到您权利,请联系将会在核实后进行处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