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贝茵体先生”走了

 发布时间:2017-08-15 18:00:25
来源:中国新闻网
 字体:

 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 题:“贝茵体先生”走了

 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

  “贝茵体先生”柯俊走了。在普通大众眼中,他的名字与他研究的“贝茵体”一样,太过生疏。但他的百年人生,与中国的钢铁事业相依相伴。

  柯俊遗体告别仪式15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。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学生,让人们看到了什么是桃李满天下,也让这位与钢铁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科学家、教育家,中国金属物理、冶金史学科奠基人更多为人知晓。

  柯俊祖籍浙江黄岩,1917年6月23日出生于吉林长春,1944年赴英国留学,194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,后取得该校终身教职。20世纪50年代,他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,参与创办了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,20世纪70年代后,他又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史(工学)博士点。1980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。

  柯俊于1951年首次提出钢中贝茵体转变的切变位移机制,证明其与珠光体、马氏体不同的相变,后来在国际上形成了关于贝茵体相变的“切变学派”。《钢铁金相学》以他的姓氏将无碳贝茵体命名为“柯氏贝茵体”,他本人则被国外同行称为Mr.Bain(贝茵体先生)。

  由于柯俊的研究成果举世瞩目,美国、德国和印度等国的科研机构先后向他发出邀请,他都婉言谢绝。他对邀请他去工作的美国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教授史密斯说:“我来自东方,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,那里一吨钢的作用,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。尽管生活条件比不上英国和美国,但物质生活并不是唯一,更不是最重要的。”1953年他携妻儿回国。

 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钟家湘曾与柯俊的弟弟是同事,常出入柯家。他说,柯先生为人非常低调、平和,他对国家、对科学事业的一片赤诚让人感动。

  1954年,柯俊调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(北京科技大学前身)任教授,从此再没离开过这一岗位。60多年间,他培育学子数以千计,他的严谨学风也让很多人印象深刻,甚至给自己指导的博士生投弃权票。

 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蓉说,这种事情确实发生过,有一年论文答辩,某个学生一张图片正反用了两次,用来说明两个问题,只有柯先生看出来了。他对学生要求严格,绝不允许一丝一毫投机取巧的行为。

  王蓉本人是柯俊“文革”后亲自招的第一批研究生。她还记得那时先生给在四川工作的她去信,告诉她国家百废待兴,动员她和她爱人考研。后来,王蓉也继承先生衣钵,成了北科大的一名教师。

 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厚文是柯俊的关门弟子。“做科研一定要实事求是”成为老师对他最后的叮嘱,如今他也这么要求自己和学生。

  中国钢铁经历了辉煌年代,也经过了产能过剩的阵痛,与此相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的改革问题。1996年,北科大启动“大材料”专业试点班,这一试点凝聚了柯俊的智慧和心血。

  北科大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尤志生是“大材料”班的第一任辅导员。78岁的尤志生告诉记者,柯先生反复强调T字型人才结构,要求试点班的学生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要精深,而且知识面要宽,这有效保证了学生的就业。2000年,“大材料”班毕业,学生一次就业率达96%,得到市场认可。

  “理学工学史学求实鼎新学贯中西百年科技强国梦,天文地文人文察宏探微文通古今一代宗师赤子心”,八宝山东礼堂外的挽联是对老先生一生的礼赞。(完)

>更多相关文章
关于本站 - 广告服务 - 免责申明 - 招聘信息 - 联系我们
CopyRight(C)2012-2015 每日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3023022号 版权所有
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|如有侵犯到您权利,请联系将会在核实后进行处理